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将乐调研时,提出了“建新村在设计上布局要好,既要适应农村生活方式,又要有现代化气息,建新村的过程是全面发展的过程,农村的各项事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配套要跟上去”等重要论断。25年来,将乐县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指导,统筹推进乡村建设,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建设和管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一、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规划先行。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将乐县金溪河流域沿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按照“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建设思路,科学统筹点、线、面的规划与设计,发挥常口村等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的引领作用,近三年从土地增减挂钩、村容村貌提升等项目资金中统筹1.1亿元,整治提升了76个重点村,辐盖全县近85%农村人口。
二是因村施策。采取因户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方式,保持传统风貌、乡愁文化。比如,白莲镇小王村按照“能改则改、修旧如旧”原则,就地取材,打造符合乡村特色的别致景观,既减少建设成本、满足群众需求,又让“乡愁”不离乡村。比如,安仁乡石富村积极听取群众意见,通过收集石磨、犁等旧时农民生产生活用品搭配入景,留住了“石富记忆”,打造了秀美乡村。
三是建章立制。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推进慢问题,制定以奖代补机制,出台《将乐县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办法,对每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村安排7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对每个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村安排5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倒逼项目建设提速提效,近几年累计奖补5200万元。针对农村基础设施“重建轻管”问题,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设立专项资金2000万元,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护,通过委托第三方、招聘专管员等方式对设施进行日常管护。针对乡镇与乡镇之间推进不平衡问题,建立季度现场推进会机制,通过实地看成效、比进度,找差距、补短板,形成比学赶超、进位争先的浓厚氛围。
二、强力推进农房建设管控工作
一是坚持风貌统一。以被列入福建省“崇尚集约建房”示范县为契机,编制实施《将乐县农房建筑立面图集》《将乐县乡村风貌管控导则》,为村民建房提供美观大方、经济适用、具有地方建筑特色的建筑立面图。采取前置审批模式,把按照农房立面图集规范建设列为村民新建农房审批的前置条件,确保新建农房全部按建筑立面图集建设。
二是坚持裸房(未完成建造、未经装饰的房屋、构筑物)清零。以集镇、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等为重点,开展既有裸房专项整治,委托第三方详细摸排,对全县既有的存量裸房进行摸底、测量、登记、造册,并制定奖补措施,按2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助,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目前,全县1178幢既有裸房已完成整治726栋。
三是坚持机制保障。按照“县统筹、乡统管、地统筹、事统管”要求,探索实施了“先规划后审批”“党委书记一支笔审批”“无偿提供图集”“风貌管控”“批后监管”“工匠管理”等六项机制。推进“房长制”,建立由乡镇房长、片房长、村房长、农村工匠和住建系统技术专家组成的农房建设质量安全专家库和技术支撑服务群,确保农房质量安全。成立县农房建筑工匠协会,实行黑名单管理制度,对存在未按规划设计要求建设警告不改的农村工匠列入黑名单,将工匠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
四是坚持全程监管。坚持建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加强批后监管“四到场”(即建筑放样到场、基槽验线到场、施工关键节点到场、竣工验收到场),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监理机构对县域内的农房建设和施工安全提供监理服务,并委托第三方建立在线监管平台系统,推进“智慧房长”APP的使用,确保面积、高度、风格等要素符合整体规划,实现既有新房又有新村的目标。
三、优化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一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自2014年以来,将乐县率先在全省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县乡村医疗健康服务一体化管理。县委县政府认真履行办医主体责任,持续加大县级财力投入,近年来平均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全额保障全县基层医疗机构人头经费,和公办卫生所办所经费及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减轻基层医疗机构负担,保障公益性质。投入约8000万元改扩建7家基层卫生院门诊综合楼、8幢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和62个村卫生所基础建设,及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和信息化建设。落实乡村医生待遇,2021年共发放乡村医生工资总额331.28万元,平均年薪5.52万元,最高的达到12.2万元。持续开展基层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县级医疗资源、管理、病种、人才“四下沉”,近五年累计为基层医疗机构引进95名卫生专技人才,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基层就诊率从改革前的33.5%提升到56.5%。
二是创新农村中小学生关爱工作。2007年,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寄宿生营养不足等问题,我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2012年提升为农村学生“幸福成长工程”,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新建校舍16幢,食堂14幢,完善全县“幸福成长”工程食堂网络监管系统,确保农村留守学生食宿安全及品质,并配齐了“一库三室四间”“三房五室”等硬件设施,为学生舒心生活、快乐学习提供温馨场所。
三是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规范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代办点,今年针对乡镇人口不断向城区聚集,致使基层社会治理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在全市率先打造集乡村振兴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一站式”多元调解平台、城区社区网格化服务平台于一体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预计8月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