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摘要 >> 正文

平顶山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17-01-03   浏览次数:

(平办【2017】27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发展改革,大力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强市,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的通知》(豫发〔2016〕31号)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题定位

以“文化鹰城,近悦远来”为形象定位,按照文化为本、创新先行、旅游引领、融合提升的基本思路,从城市精神、文化资源、城市形象方面,打造文旅鹰城、演艺鹰城、工艺鹰城、体育鹰城四大文化产业品牌,重点布局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工艺美术、体育休闲四大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创意设计、数字传媒、影视娱乐、文化用品制造四大行业,打造“三区一城”:华夏“善”文化传承创新区、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发展区、中国历史民俗文化体验区和中原体育休闲水城。

(一)华夏“善”文化传承创新区

依托观音祖庭香山寺,以观音文化旅游为带动,推进观音文化+出版、观音文化+动漫、观音文化+工艺美术、观音文化+演艺、观音文化+影视等产业,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闲、情、奇”十二要素俱全的华夏“善”文化传承创新区。

(二)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发展区

整合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优势,按照精品化、时代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建设宝丰清凉寺汝瓷小镇、郏县钧瓷创意产业园和鲁山县花瓷特色小镇等,打造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发展区。

(三)中国历史、民俗文化体验区

依托“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魔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墨子文化之乡”、“中国冶铁文化之都”、“中国岩盐之都”、中国水灯文化之城和中原大佛、叶县明代县衙、叶公故里等中国特色民俗文化品牌,打造马街书会曲艺说唱园、宝丰魔术创意产业园、中国牛郎织女爱情体验园、大香山国学文化园、叶县盐都疗养观光城、鲁山温泉康养休闲小镇、汉字特色小镇等,构建文化产业高地。

(四)中原体育休闲水城

发挥水资源优势,重点开发“一河四湖”(即沙河、白龟湖、龙泉湖、燕山湖、昭平湖)资源,以举办体育赛事为载体,以全民健身为支撑,建设各类体育运动中心,开展水上运动大赛,建设环湖健身休闲步道,打造中原体育名城。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产值增速赶上或超过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培育形成10个重点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制造、旅游、科技、金融等行业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主体优势更加明显。培育形成10家以上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推动30家以上中小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平台功能更加强化。提升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影响力,力争创建1-2家省级园区,每个县(市、区)培育建设1-2家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建成10个以上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的文化产业集聚群;基本形成功能清晰、定位明确、错位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才支撑扎实有力,市场体系更加优化,消费环境明显改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发展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产业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空间布局

立足现有文化资源,结合《平顶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努力打造“一核、两带、五区”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即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核,主要指城市建成区。合理规划城区文化产业布局,围绕市区北部七座山(红石寨山、香山、龙山、擂鼓台、落凫山、平顶山、金牛山)建设“一山一品”的产业园、植物园、动物园、根雕园等,提高主城区文化生活品位;发挥市区网吧、印刷、工艺美术、新媒体制作等行业优势,建设文化产业创新服务发展中心,实现城区文化产业的整体跨越。

两带:一是名瓷文化创意产业带。以汝瓷、钧瓷、花瓷、陶瓷、大博瓷画等产品研发与生产为平台,形成集文化旅游、工艺传承、精品名窑、展览交易为一体的名瓷创意产业集群。二是沙河生态休闲游憩带。包含沙河、白龟湖及沿岸区域,加速推进沙河沿岸滨水休闲、滨水运动、乡村旅游开发,打造平顶山市区滨水休闲高地。

五区:主要指演艺产业发展区、体育产业发展区、禅修康养发展区、休闲研学发展区、盐疗旅游发展区。其中,演艺产业发展区主要包括宝丰马街书会曲艺展示区、赵庄魔术演艺区、尧山墨子古街实景演艺区和县(市)城区中心剧场表演区;体育产业发展区主要包括龙泉湖体育休闲度假区和白龟湖湿地公园体育休闲区;禅修康养发展区主要包括鲁山大佛景区、鲁山“三汤”百里温泉疗养区、香山寺禅修休闲区;休闲研学发展区主要依托“三苏园”、“知青园”、“张良故里”、叶公故里、墨子故里、临沣寨朱家大院等特色文化品牌,挖掘“叶氏文化”、“苏氏文化”、“刘氏文化”、“赵氏文化”等名人姓氏文化;盐疗旅游发展区主要依托叶县“岩盐之都”,重点建设中原国际盐都休闲度假小镇,开发盐疗养生项目。

四、行动举措

(一)发展四大重点行业,辐射带动文化市场

1、文化旅游业。围绕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充分发挥“山、佛、汤、寺、衙、湖”等资源优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引擎,以文化+旅游为手段,以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通过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政策与软环境的保障,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旅游品牌的推广,构建全域化、全要素、全产业链的旅游发展格局,形成“一心、一轴、六区域、十二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心”指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一轴”指市文化旅游发展动力轴; “六区域”指城市旅游主体功能区域、创意文化休闲体验区域、康疗运动休闲区域、鲁山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区域、舞叶全域旅游主体功能区域、宝郏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域;“十二板块”指妙善观音板块(新华区、宝丰县)、鹰城溯源板块(新城区)、煤城记忆板块(新华区、卫东区)、名瓷探踪板块(宝丰县)、魔术演艺板块(宝丰县)、三苏遗风板块(郏县)、古镇访幽板块(郏县)、盐都康养板块(叶县)、叶邑古城板块(叶县)、中原大佛板块(鲁山县)、汤泉养生板块(鲁山县)、母龙寨民俗文化、铁山庙会、水光灯影板块(舞钢市)。

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构建文化旅游核心引力;实施“文化+旅游”,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实施山水游、红色游、衙署游、佛寺游、乡村游等,整合多条路线,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实施多元营销,激活旅游休闲消费市场;实施全域旅游,构建全时全域旅游目的地;实施智慧旅游,顺应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打造河南省重点文化旅游城市和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演艺业。打造演艺输出为主、驻场演出为辅的中国传统文化演艺输出基地、中原曲艺名城。文化演艺产业布局主要包括尧山墨子古街实景演艺区、宝丰马街书会曲艺展示区、宝丰魔术演艺区、宝丰演艺中心《奇幻宝丰》实景演艺区和市、县城区室内剧场表演区。

3、工艺美术业。重点研发生产花瓷、汝瓷、钧瓷、雕刻、五谷画、金镶玉等工艺产品;依托“中国书法城”,开展书法、美术创作与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支撑,促进绢花、泥塑、琉璃不对儿等工艺品向精品化、生活化、品牌化发展;发展艺术品交易业,大力支持艺术品电子商务。

4、体育休闲业。按照“一河、两城、四湖”的总体布局,大力发展体育休闲业。“一河”即沙河生态体育休闲带,依托沙河景观带建设,加快推进“七彩沙河”文化体育产业基地等项目开发,打造一条沙河沿线滨河绿道,融入步道、自行车道、水上运动和体育基础服务等设施;“两城”即舞钢体育休闲城和市区体育健身城;“四湖”即龙泉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白龟湖城市滨水运动中心、燕山湖水上运动娱乐中心和昭平湖水上娱乐中心。

(二)培育四大朝阳产业,拓展壮大文化市场

1、文化用品制造业。依托宝丰魔术文化产业园,构建特色化、精品化、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产品制造基地;依托市、县两级新华书店和印刷企业,制造、印刷和营销文化用品;发挥宝丰大黄图书市场优势,培育龙头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用品营销品牌。

2、创意设计业。加大对工业设计、环境艺术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发展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时尚设计、多媒体设计以及手工艺品设计等产业,通过培育人才、培育骨干企业、培育文化创意设计市场等,引领文化创意设计业做大做强。

3、数字传媒业。重点发展多媒体、动漫游戏开发、数字传媒开发,重点建设新媒体创意产业园。以加快推进网吧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为重点,创新网络营销模式;围绕妙善观音、姓氏文化、魔术文化等主题,开发特色文化主题动漫、游戏,打造特色品牌。

4、影视娱乐业。以燕山湖影视基地建设为带动,重点支持影视拍摄、后期制作、电影院线建设。实施项目带动,建设影视产业集聚区,促进微电影创作与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电影院线和城镇数字影院建设,着力发展品牌院线、特色院线、数字院线,促进电影院线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快提升影视后期制作水平,建设影视后期数字加工高端集散地。

(三)推进十大重点项目,繁荣发展支柱产业

“十三五”时期,从《平顶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库中筛选十大项目进行重点推进。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0亿元,明确分包领导、责任单位、项目工期、推进举措和实施单位,进行全程督导推进。

1、大香山国学文化园

项目规划面积716亩,总投资100亿元,建设自然艺术博物馆、观音文化博物馆、大香山书画院、禅茶馆、素斋坊、树雕加工中心、树雕博物馆等,打造世界树雕艺术创意设计中心、加工展示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

2、“山顶公园”文化休闲区

项目规划总面积2.7平方公里,总投资25.1亿元,其中核心区计划投资5.1亿,建设工期为2016—2025年。建设生态性、园林式、开放型、公益性的文化休闲景区。

3、舞钢冶铁文化园

项目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计划投资10亿元,依托舞钢市石门郭冶铁遗址、沟头赵冶铁遗址、翟庄冶铁遗址、铁山庙、龙泉宝剑等多处实体景观元素,以及铁山庙会等非物质文化景观元素,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绿化景观建设,塑造冶铁历史题材主题公园。

4、新华区中原玉石城创意产业园

项目规划面积1803亩,计划投资63.2亿元,由玉石文化旅游小镇和玉石批发市场组成。目前玉石批发市场一期A馆展示中心已竣工,已与华林、平洲、四会、揭阳、瑞丽、腾冲等全国六大市场商会优质批发大户形成战略合作联盟。

5、宝丰清凉寺汝瓷小镇

项目规划面积1500亩,计划投资36亿元。依托宝丰县卧佛山汝窑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推动“一轴三片区”工程,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

6、宝丰大博瓷画创意产业园

项目规划面积80亩,计划投资3.6亿元,建设工期为2017-2020年。

7、鲁山花瓷特色小镇

项目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通过整合鲁山花瓷生产企业,打造鲁山花瓷特色小镇,推动鲁山花瓷的科技研发、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打造花瓷“产、学、研”一体化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

8、郏县钧瓷创意产业园

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计划投资36亿元。园区以郏县神前钧瓷生产企业为主体,打造集钧瓷研发、生产、销售、展示和培训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

9、矿山遗址公园

项目规划面积2000亩,计划投资40亿元,依托平煤集团三矿、七矿企业遗址等,建设矿山博物馆、矿井遗址观光、采煤工艺展示等项目,打造具有平顶山文化标志意义的矿山遗址公园。

10、应国历史文化园

项目规划面积700亩,计划投资40亿元。主要建设文化旅游景点设施、服务配套设施,主要项目为滍阳古街、应国博物馆、植物园、湿地公园、应山主题乐园等。

(四)依托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产业高地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强思想文化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总目标和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全域文化旅游的总要求,在推进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基础上,依托特色文化品牌,努力打造文化产业高地。

1、依托中国曲艺之乡文化品牌,打造民俗说唱演艺园。依托中华曲艺展览馆、刘兰芳艺术馆、中国曲艺交易中心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市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把全国名曲、名人汇聚鹰城,打造曲艺说唱文化园,吸引国内外游客。

2、依托中国魔术之乡文化品牌,打造宝丰魔术创意产业园。依托赵庄、肖旗等魔术村镇,建设集魔术表演、传承、培训、道具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宝丰魔术创意产业园。

3、依托中国观音之乡文化品牌,打造香山寺文化旅游景区。重点建设大型实景演出剧场,推出《千手观音》等观音题材的文化衍生产品。

4、依托大香山国学文化园树雕艺术品牌,打造世界树雕艺术创意设计、加工展示和教育培训中心。通过与国内著名企业和高校合作,发挥大香山雕塑设计院创意、设计、制作功能,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和树雕艺术品牌影响力。

5、依托“中国岩盐之都”文化品牌,打造叶县盐都疗养观光城。发挥盐业资源优势,建设盐业观光、盐岩康养、盐美容系列衍生品研发生产、盐博物馆展示等文化旅游项目。

6、依托“佛、汤”文化品牌,打造温泉特色小镇。依托中原大佛、“三汤”温泉旅游景区,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温泉疗养之都。

7、依托汉字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世界汉字文化基地。纪念“造字鼻祖”仓颉,打造汉字特色文化品牌,在鲁山县仓头乡建造“世界汉字博物馆”,建立仓颉图书馆和仓颉碑林,建设世界汉字小镇,打造汉字特色文化基地。

8、依托煤炭开采文化品牌,打造矿山遗址公园。结合我市转型发展和三矿、七矿遗址改造,建设白鹭洲湿地生态特色小镇,打造矿山遗址公园。

9、依托“中国冶铁文化之都”文化品牌,打造舞钢冶铁文化园。通过依托老铁山,建设大型实景冶铁雕塑群,打造舞钢冶铁文化主题观光园,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冶铁文化。

10、依托红色革命遗址文化品牌,打造红色旅游观光线路。充分挖掘全市红色旅游资源,整合郏县曹沟八路军豫西抗日革命纪念馆、郏县知青园、舞钢虎头山新四军烈士陵园、鲁山豫西革命纪念馆、宝丰中原解放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教育全域旅游线路。

(五)推动五大产业融合,实施“文化+”发展战略

1、文化创意与农业融合。一是发展休闲创意农业。坚持新品种和传统品种相结合,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着力培育一批休闲农业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重点项目:卫东区金牛山石榴园、鲁山县林丰庄园、中国牛郎织女爱情文化园等。二是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镇。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重点项目:新城区西滍民俗村、叶县马庄回族文化小镇、张良故里文化旅游区等。三是研发创意新型农产品。鼓励农业企业与文化创意相融合,探索阳台农艺、车顶花园、农田艺术景观、造型农产品等,走出农业发展新路子。

2、文化创意与工业融合。一是搭建创意平台。推动文化创意与高校开展合作,开办“创意课堂”、“创客讲坛”、“设计师俱乐部”等,为企业提供创意设计服务。二是培育创意陶瓷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宝丰宋宫汝瓷、安良神前陶瓷产业园。三是坚持传承与创新相融合,促进文化衍生产品开发。四是发展工业旅游休闲项目,推动矿山遗址公园开发、叶县“岩盐之都”盐文化旅游等。

3、文化创意与服务业融合。一是文化创意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渠道,优化合作环境,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等要素市场,重点围绕影视传媒、图书报刊、动漫游戏、演艺娱乐、艺术品交易等专业市场开展金融创新;发展文化小额贷款公司,拓宽中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模式。二是文化创意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挖掘市文化资源,结合观音文化、应国文化、矿山文化、汝瓷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三是文化创意与体育业融合发展。加强品牌赛事的筹办和推广,发挥生态自然资源优势,策划、筹办中国平顶山国际铁人三项比赛、龙泉湖水上运动大赛等;探索建立体育赛事版权交易平台,创意设计体育文化衍生产品,打造体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4、文化创意与城市建设融合。一是建设城市文化公园。重点植入“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广场、一条文化走廊、一个文化节会、一批主题工艺广告”,建设多功能城市公园。二是建设文化街区。建立政府引领、市场运营、社区参与的文化街区运营模式,承担文化街区投融资、建设、运营工作。重点推进工业厂区改造、昆阳古城、郏县文庙、杨家大院等项目。三是建设社区文化广场。结合旧城改造,利用闲置场地,建设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社区广场。依托现有社区广场,加强社区广场文化景观的创意设计,提升社区广场文化新内涵。

5、文化创意与村镇建设融合。一是建设历史名镇名村。注重传承村镇传统文化,防止过度开发历史文化村落。重点建设宝丰马街村、郏县临沣寨(村)、郏县张店村、叶县杨令庄村等。二是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型村镇。重点建设陶瓷文化产业村、绢花文化产业村、丝绸文化产业村、民间艺术演艺产业村等。三是建设民俗文化旅游型村镇。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乡村旅游建设;注重乡村特色塑造,挖掘乡村民俗和乡村文化,加强文化景观建设,丰富文化体验项目。

五、强化保障

(一)领导体制保障

充分发挥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谋划、协调、督导、推进职能,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协调各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推动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立市级领导分包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定期督导、通报,帮助解决困难,确保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推进。

(二)土地供给保障

将文化用地纳入《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国家土地政策许可范围内,优先保证重要公益性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设施、项目用地。支持国有剧院、影院、书店进行改造,在符合城市规划等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兼容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业等其他用途。鼓励将城市转型中退出的工业用地根据相关规划优先用于发展文化产业。

(三)财政税收保障

用好市级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鼓励政府采购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拓展文化产业市场。按国家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的,按15%的税率减征企业所得税。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电影和电视完成片等,按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

(四)金融和投融资保障

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组建或改组国有文化资本投资公司,提高文化资产运行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作用,支持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成立服务文化产业的专营机构、特色支行和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加强对重点文化企业、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小微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服务。

(五)人才队伍保障

建立花瓷、汝瓷、钧瓷、陶瓷大师级人才库和书法、美术、戏曲、曲艺、魔术国家级人才库,依托市文化产业研究院,提供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建立人才教育、培养、引进机制,聘请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知名教授,组成专家顾问团,定期授课、交流,研究探索“产、学、研”人才联动培养新模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公开招聘和政府购买岗位、社会竞争聘任等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拓展文艺、文产专业人才进入渠道。完善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互为补充的多层次文化人才奖励机制,对各类人才取得的理论研究、创作活动、国际交流等成果进行奖励和资助。

(中共平顶山市委办公室2017年8月4日印发)